黑龙江可研报告编制公司 2021-04-30 08:10:20 来源: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科技力量支撑,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省农业农村厅起草了《黑龙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16日。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一、邮件方式:将征求意见发送至82624907@1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黑龙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字样。
二、纸质方式:收件人为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通信地址为哈尔滨市香坊区文府街4-1,邮政编码为150001。请在信封上注明“《黑龙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字样。
附件:黑龙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4月30日
附件:
(送审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科技力量支撑,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为建设农业强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插上“科技翅膀”。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努力把我省打造成全国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高地、数字农业发展先导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样板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实现以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数字化、园区化、融合化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达到71.8%以上。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目标导向。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努力解决一批“卡脖子”科技难关。
2.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推动科技创新领跑现代农业发展。
3.坚持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资源优配,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联合攻关。
4.坚持人才保障。加快科技强农人才培养,强化重点学科带头人建设,建强涉农专业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四、聚焦实施“三大提升工程”
聚焦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黑土耕地保护利用提升工程和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工程,在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的同时,瞄准“两头两尾”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全力抢占制高点。
(一)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种业是农业“芯片”,推动种业革命,向“常规育种+生物技术”变革,合力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一场种业翻身仗。到2025年,培育优质良种500个以上,其中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年推广面积200万亩以上潜力的突破性新品种20个,力争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占比达到92%以上,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80%,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45%。
一是加速扩建寒地农业种质资源库项目。支持省农科院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改扩建,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面向全省涉农科研院所、高校、种子企业开放的公益性、现代化、标准化的国家级寒地种质资源库,构建虚拟库和大数据中心,全社会共享共用。2021年保存数量由5万份扩到7万份,2025年扩到15万份,预留容量15万份(省农业农村厅)。
二是积极推进优质良种繁育攻关项目。在14个领域,分领跑、并跑、跟跑三个层面,与国际国内种业对标,以省内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种业为牵头,整合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及骨干企业组建攻关团队,开展科企联合攻关,培育突破性、源头性新品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
1.支持领跑领域联合攻关。力争在粳稻、马铃薯育种上领跑国际水平。
(1)粳稻育种。依托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省农垦科学院、八一农大,与龙科种业、富尔农艺等企业协作,组建4个积温带和垦区共5个联合攻关团队。到2025年,创新优异种质100份,培育新品种30个以上。
(2)马铃薯育种。依托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和八一农大,与北大荒薯业、讷河鑫丰种业等企业协作,组建淀粉及全粉、高端鲜食、食品加工品种等3个联合攻关团队。到2025年,创制马铃薯优异新种质60份以上,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专用新品种10个以上,自育品种占有率从60%提升到80%。
2.支持并跑领域联合攻关。力争在玉米、大豆、工业大麻、蔬菜和水产育种上与国际水平并跑。
(1)玉米育种。依托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垦丰种业、富尔农艺等,组建早熟区、中熟区、晚熟区、专用4个联合攻关团队。到2025年,创新优异新种质100份,培育新品种100个以上,自育品种占有率从54%提高到80%。
(2)大豆育种。依托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和省农垦科学院,成立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不同生态区5个联合攻关团队。到2025年,创新优异种质60份,选育新品种40个,自主选育品种占有率稳定在100%。
(3)工业大麻育种。依托省农科院和省科学院,组建花叶用、纤维用、油用和蛋白用4个攻关团队。到2025年,创新优异种质150份,高油种质20份,含油量35%以上,选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品种21个以上。
(4)蔬菜育种。依托省农科院、东北农大、黑龙江大学等,组建西甜瓜、黄瓜、辣椒、南瓜、番茄、大白菜、油豆角、茄子8个攻关团队。到2025年,创新蔬菜优异新种质180份以上,培育优质多抗丰产耐运新品种25个以上,自主选育品种占有率提高到50%。
(5)水产育种。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东北农大,组建攻关团队,突出鲤科鱼类、冷水性鱼类、特色名优鱼类等选育。到2025年,构建10个核心种质群,培育优质水产新品种(系)5个以上。
3.支持跟跑领域联合攻关。力争在“两牛一猪一禽”、杂粮、中药材、特色育种等领域,逐步缩小与国际国内水平差距。
(1)奶牛育种。依托省畜牧总站和东北农大,成立2个攻关团队,与现代牧业、飞鹤乳业等企业协作,建立奶牛核苷酸分子标记实验室。到2025年,建核心育种群40个,DHI覆盖生产群的85%,良种扩繁效率提高20%,奶牛单产提高到12吨。
(2)肉牛育种。依托东北农大和省农科院,与龙江元盛、谷实生物等企业协作,成立高档肉牛和优质肉牛2个攻关团队。到2025年,建立核心育种场10个,优质肉牛品质接近西门塔尔、夏洛莱等欧美国家大体型肉牛品种水平。
(3)生猪育种。依托省农科院和东北农大,与信诚、牧原、宝宇等企业协作,成立2个攻关团队。建立省种猪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中心,遴选10个核心育种场,培育新品种(配套系)、专门化品系2-3个,育肥猪全程成活率、料肉比等主要指标达全国中上游水平。
(4)禽类育种。依托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和八一农大,与对青鹅业、狮白鹅公司、省鹅育种中心、林甸鸡原种场等企业协作,成立林甸鸡、快大白羽鸡和籽鹅攻关团队,培育家禽新品种(系)、专门化品系5个,培育新品种3个以上。
(5)杂粮杂豆育种。依托八一农大和省农科院,成立2个攻关团队,创新杂粮杂豆优异新种质资源50份,选育新品种35个,其中优质专用新品种10-15个,将我省杂粮主产区主栽品种更新一次。
(6)中药材育种。依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省农科院、省中医药科学院、东北农大、哈师大,建设国家中药材示范园区,成立5个攻关团队,选育道地药材新品种25个,扩建6个北药种苗繁育产业园,每年提升良种覆盖率10%。
(7)特色育种。依托省农科院和省科学院,成立食用菌攻关团队。到2025年,选育食用菌优良菌种及菌株8个以上。依托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中国农科院北京蜜蜂研究所和饶河东北黑蜂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东北黑蜂攻关团队。依托省农科院,联合东北农大、哈师大、八一农大、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所、中商艾享,组建豆科、禾本科饲草饲料作物3个育种联合攻关团队。依托东北农大、省农科院、东北林大,组建特色浆果攻关团队。
三是聚力建设育种基地。建设10个专家育种基地,建设黑龙江大豆区域性育制种基地,积极推动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北方大豆研究中心,支持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争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国家区域畜禽基因库。2025年,建设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16个以上,国家区域畜禽基因库1个(省农业农村厅)。
(二)深入实施黑土耕地保护利用提升工程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以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为主,强化“十大项目”技术攻关,示范推广黑土保护利用“龙江模式”。到2025年,保护区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0.1个百分点以上。
一是组建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以省农科院为依托,以省内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协作单位,整合黑土科研资源,组建和优化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机构设置,争取建设黑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打造黑土科学研究基地、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科技厅、省委编办、省农科院)。
二是强化黑土耕地保护利用技术攻关和推广示范。强化工程、农艺、生物等“十大项目”综合技术攻关和推广示范,工程领域突出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白浆土全耕层改良培肥、酸化及盐碱化障碍消减等技术项目,农艺领域突出瘠薄黑土农田快速培肥、黑土耕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高肥力黑土保育等技术项目,生物领域突出种养农牧循环利用、黑土生物培肥关键技术、黑土耕地污染修复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关键技术等技术项目(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
三是集成示范推广黑土耕地保护利用“龙江模式”。在松嫩平原中东部和三江平原中厚黑土层区域,推广玉米秸秆全量翻埋还田与大豆秸秆还田免耕交替实施为关键技术的黑土地保育模式。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浅薄黑土层区域,推广玉米秸秆和有机肥混合翻埋、松耙碎混为关键技术的黑土地培育模式。在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等坡耕区域,推广等高耕作、侵蚀沟复垦和肥沃耕层构建为关键技术的坡耕地控蚀增肥模式。在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干旱区,推广深松、施用有机肥、秸秆覆盖免耕为主要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在水田区,推广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搅浆还田为关键技术,配合增加插秧密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干湿交替灌溉的水田秸秆还田水肥优化培肥模式(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
(三)实施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工程
聚焦打造“两头两尾”,围绕构建农业强省“652”产业发展格局,开展各环节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助力万亿级农产品产业集聚建设。
一是强化千亿级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撑。
1.稻米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哈尔滨商业大学、省农科院,与东方粮油、北大荒米业等企业联合,突破稻米改性淀粉、富含稻米功效成分制品、鲜食营养米饭、全谷物主食米、米糠灭酶稳定化处理等关键技术,深度开发谷维素、植酸等新产品(省科技厅)。
2.玉米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齐齐哈尔大学、东北农大、省科学院,与新和成生物、象屿生化等企业联合,共建玉米生物发酵技术创新中心,重点突破玉米变性淀粉与功能性淀粉糖生产技术,加强玉米蛋白、玉米纤维等资源化利用和高值化产品创制技术,氨基酸和酒精等功能性新型发酵技术等攻关(省科技厅)。
3.大豆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东北农大、省农科院和八一农大,与九三粮油、北大荒绿色食品等企业联合,强化大豆蛋白油脂绿色加工和功能性大豆食品创制,突破休闲豆制品、大豆蛋白肉等口感和品质,推动改性大豆蛋白、大豆肽粉等新兴食品基料研发(省科技厅)。
4.乳业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东北农大,联合飞鹤、完达山等优势乳品企业,建立中国婴儿肠道宏基因组、代谢物组学数据库,攻克乳基高值原料国产化技术瓶颈,扭转依赖国外进口功能性原料对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制约,创制促进脑部发育、低敏性母乳化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省科技厅)。
5.肉类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东北农大和省农科院,联合天顺源、大庄园等企业,开发健康、营养和方便肉制品,强化新型冷冻/缓化技术研发,研究冷鲜及冷冻肉品质、肉制品加工有害物质及脂质氧化控制技术,创制皮革皮毛、羽毛粉等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产品(省科技厅)。
6.果蔬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东北农大、省农科院,强化果蔬鲜切、保鲜、腌渍、速冻、干制等技术攻关,开发果蔬速冻食品、果蔬汁、果蔬配料、冻干食品、特色功能食品等新产品(省科技厅)。
二是强化百亿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撑。
1.工业大麻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哈尔滨商大、省农科院和省科学院,联合金达麻业、仁和药业等骨干企业,强化大麻二酚、工业大麻蛋白的高效纯化、籽叶花深度开发、秆芯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研究化妆品、洗护产品、药品与保健品等关键技术(省科技厅)。
2.食用菌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东北林业大学、省科学院和省农科院,联合伊森集团、宏福等企业,研发复合菌饮品、多糖粉、蛋白粉、凝胶糖果等新型产品,突破滑子蘑、猴头菇等盐渍加工技术,香菇、滑子蘑等罐头加工技术(省科技厅)。
3.杂粮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八一农大和东北农大,开发主食伴侣食品、营养保健食品、代餐食品、方便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省科技厅)。
4.中药材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中药饮片工艺提升、中药配方颗粒研制、经典名方开发、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中成药新药研发、中药保健品及延伸产品,强化技术攻关(省科技厅、农村农业厅、中医药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5.渔业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东北农大,强化旅游食品、少数民族特色风味食品、分割产品、罐头食品、熏制产品等新产品研制(省科技厅)。
三是强化马铃薯加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撑。支持哈尔滨商大、东北农大和省农科院,联合北大荒薯业、云鹰农业等企业,以马铃薯全粉、鲜薯泥为原料,突破马铃薯主食工业化加工、休闲食品加工中不利储运、易回生、易褐变、难成型等关键技术问题,形成加工产品年销售额1亿元的产业化开发模式1个,马铃薯总产值达130亿元,将黑龙江建成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生产及全粉加工第一大省(省科技厅)。
五、突出抓好“七项重点突破”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突出农机装备、数字农业、生物育种等重点,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设施装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一是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突破。对新认定的涉农国家实验室,给予1000万元的奖补。对其他新认定的国家和部委等涉农创新基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助。加强省级涉农科技创新基地动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省级企业涉农科技创新基地按照绩效给予后补助支持。争取建设黑土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智慧畜牧、寒地植物工厂等重大科学设施和装置,建设哈兽研国家农业高等级实验动物创制等科研平台。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重要院校战略合作,成立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对联盟给予支持。力争新建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以上(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北大荒农垦集团)。
二是在发展数字农业上突破。推广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加快现代种业、黑土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监管、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机作业和农业金融的数字化进程。谋划涵盖建三江地区和10个地方县(区)的“1+10”数字农业县(区)先导示范工程。建设200个规范化村级益农信息社。到2025年,争取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建成国家数字农业先导区(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北大荒农垦集团)。
三是在农机装备自主创新上突破。聚焦大宗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开展多功能耕整、高速精准栽植与精密播种、精量变量施肥施药施水装备攻关,开展工业大麻、园艺作物、道地药材种植收获装备攻关,奶牛智慧养殖、肉牛规模化养殖、畜禽粪污处理等装备研究。集成研发农机物联网、农业机器人、传感器等新技术装备。到2025年,研制新型农机装备16种以上。(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厅)。
四是在高效设施农业上突破。重点发展设施园艺、设施畜牧、设施渔业等农业装备与技术,率先在采光增温新型结构、蓄热保温新型建材等方面实现突破,集成创新集约化育苗、作物健康栽培、宜机化、轻简化等科技密集型生产技术模式。到2025年,建设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园300个,设施面积150万亩以上。(省农业农村厅)。
五是在动物疫情防控技术创新上突破。由哈兽研牵头,依托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东北农大、省动物CDC等协作,共建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研究平台,在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疫苗和诊断等产品研发上实现突破。到2025年,创制新疫苗及新药物20种以上,控制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高致病性传染病不大面积发生,全省畜禽疫病发生率降低10%以上(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厅)。
六是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上突破。整合全省科技力量,以优势农产品为主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分积温带、分区域、分品种建设省级高标准现代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稳定支持70个县(市、区)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每年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1.97亿亩。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稳定在100%(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
七是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上突破。聚焦龙江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入乡创业者、产业扶贫带头人、专业种养加能手为重点对象,开展全产业链培育。创建国家涉农人才培养优质院校。推动高素质农民制度建设。到2025年,建成20万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财政厅配合)
六、强化“五项保障措施”
(一)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坚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对于目标明确、应用亟需、最终用户明确的重大攻关任务,制定“榜单”在适当范围内发布,明确需求目标、时间节点、考核要求和奖惩措施。
(二)强化组织推进。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省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科技、教育、人社、农业农村、财政、涉农院校等为成员单位,统筹确定年度目标任务、资金分配、攻关课题。建立省政府与科技部、农业农村部会商制度,联合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
(三)加大政策扶持。通过现有各类涉农和产业扶持资金统筹支持科技创新和推广。依托省现代农业基金、省科技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全面落实成果转化分配激励政策,优先保障农业科研用地建设,完善水、电、费、税等优惠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按照规定予以奖励。
(四)突出人才保障。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头雁团队”建设,加强涉农领域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设,支持涉农领域“双一流”学科群建设,探索涉农科研院校高层次人才效益年薪制。
(五)加强宣传引导。设立省农业科技创新公众号,组织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选树影响龙江农业科技创新的优秀人物。
2021-03-24
2020-11-01
2020-07-14
2022-11-04
2022-06-16